“张代表,您可得帮我们反映反映!民政局宿舍那条巷子,雨天积水能没过脚踝,晚上黑灯瞎火的,太不安全了。”2024年9月的一个清晨,青阳县人大代表张春球在九华社区走访时,被居民李女士拦住。这位在民政局宿舍居住20年的居民手里攥着几张照片——坑洼的路面、积水的洼地,都是她用手机记录下的“生活难题”。
这样的民生诉求,正通过人大代表的履职汇聚成详细清单。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党建+人大代表活动日”等活动,该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带着民情记录簿走进千家万户,在灶台边、院坝里收集到3800余条建议。这其中,“背街小巷改造”成为高频词。
通过梳理汇总,“老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被列入2025年度青阳县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于2024年12月29日在青阳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经人大代表票决确定为2025年度青阳县民生实事项目。此时,县人大代表王伟的笔记本上已画满改造草图。“审议时我专门提了3条具体建议:透水路面防积水、保留老树增绿意、增设路灯保安全,并且自己构思了改造方案。”他翻着笔记本感慨地说,“这不仅是一张表决票,更是群众沉甸甸的信任。”
2025年3月,惊蛰刚过,民政局宿舍周边便响起施工号角。施工队采用半幅施工方案,先对西侧路面进行开挖,同步保留东侧通道供居民通行。“我们每天收工后都要清理场地,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项目经理陈刚说,在施工的公示栏里不仅有进度表,还有居民监督员的联系方式。
很快,民政局宿舍巷子改造工程竣工。夏日傍晚,大人们沿着新铺的透水沥青路散步,孩子们在宽阔平坦的路面上踩着滑板车,大家闲唠时,话语已从“路难走”变成了“真舒心”。
据青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25年6月,全县已完成7条背街小巷的改造,施工面积约4500平方米,新建雨污水管道约1公里,新建机动车停车位35个。青阳县的背街小巷正悄然完成从“城市褶皱”到“幸福纽带”的蜕变。
青阳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县人大常委会近日视察了10个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推动所有乡镇扎实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用小项目托起大幸福,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幸福清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