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站”运行以来,东至县大渡口镇人大依托“146”工作法,即“成立一个协商议事小组,广泛收集议题;坚持四议四不议,筛选确定议题;规范六步议事流程”,围绕村级发展和村庄规划、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事项积极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
搭建联络平台,议事有阵地。为了方便群众反映诉求、说事评理,新丰圩村坚持“五有”(有人员、有场所、有规则、有结果、有记录)标准,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搭建“有事好商量、有事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人大代表为人民”议事平台。按照就近、就地、就事、就便的原则,利用村级协商议事工作室、田间地头、农家庭院等阵地,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帮助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
壮大联络队伍,协商聚合力。杨桥村依托联络站,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同时,还邀请品德素质好、群众认可高、善调解懂法律的五老人员参加人大代表接待日,发挥“和事佬”“老娘舅”和“智囊团”作用,合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了多方共同参与为民办实事的多元联络平台,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规范议事流程,协商汇民意。按照“代表接待、调查明事、多方参与、集体研究、分类办事、公开结果”的六步协商议事流程,安全村通过修订和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以线上工作群、村村通大喇叭、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为载体,广泛收集问题,将群众诉求分为个人议题、村内公共议题两大类,并以小事邻里议,大事网格议的形式,结合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地商议和化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