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人大 > 青阳县人大

青阳人大:打造新形势新要求下新时代代表机关

发布时间:2023-03-27 09:25 来源:青阳县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为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青阳县人大常委会善作善为、积极创新,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构建代表履职平台、做好代表联络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贴地气、有实效、新意足的工作模式。

一、把握工作“新要求”,明确代表工作导向

一是在统筹统揽上下功夫。做好代表工作的重点是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青阳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作为落实代表联络制,促进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党员活动日+代表联络站”的代表活动品牌,明确了由常委会牵头,人选工委会同办公室具体推动,各乡镇全力配合工作机制。目前,杨田镇、朱备镇两个试点乡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形成了好经验、好做法。下一步,常委会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

二是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制度是保证工作高效运转的基础。青阳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全县代表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以及工作要求,为充分发挥代表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保障和促进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制度上的指引。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县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方案》,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制定《关于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的实施方案》,有效推动了代表在闭会期间高效履职,进一步做到了察民情体民恤,解民困纾民心。

三是在优化改进上下功夫。为进一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代表工作的实际需要,青阳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对《人事选举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进行了三次修订,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人选工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在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后,对标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方案具体要求,梳理优化形成意见建议办理流程图,将收集、研处、办理、反馈、评价等5流程继续细化明确了每个流程、每个节点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并督促政府办将每月办理情况汇总反馈至人大常委会;对超期未办结或代表反馈不满意的由县人大办予以重点督办,将工作真正做到闭环。

二、构建学习“新思路”,提升代表能力水平

一是多渠道开展代表学习。依托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在青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视察调研等活动;组织代表集体学习《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等重要内容,提升了代表们的政治理论水平。邀请专业人员就《宪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专题讲座,提升了专业知识储备;鼓励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组织代表互相学习借鉴,达到互勉共进的目的,结合党员活动日。利用县人代会报到时间,连续两年对新一届县人大代表开展“新春第一课”培训。

二是多层次丰富学习内容。把代表履职培训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以专业的授课让代表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党和国家在过去五年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对下一个五年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代表培训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起来,将青阳县“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路、奋斗目标、实施举措等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让代表们在青阳的谋篇布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和目标。

三、搭起民意“新桥梁”,发挥代表模范作用

一是密切“两个联系”。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县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方案》,2022年走访代表并收集意见建议44条。将接待人大代表和信访工作相结合,研究制定了县人大常委会领导接待日计划,并在青阳人大网站上公开,广而告之群众。

二是丰富代表活动。在闭会期间组织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代表活动,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大事,组织代表参与视察调研,列席常委会听取重大事项报告等活动,保障代表的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提升代表履职积极性。去年累计邀请代表列席或参加人大各类会议、活动50余人次。

三是创新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以杨田镇和朱备镇为试点,打造“党员活动日+代表联络站”品牌,即镇级统筹成立镇村两级代表联络站,依托每月党员活动日,组织代表到原选区参加代表活动。通过“代表+到一线去”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县直单位代表和基层的联系,同时代表们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并依规反馈解决。活动开展至今,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7000余条,已办结6000余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