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人大 > 东至县人大

东至人大:让群众呼声成为幸福笑声

发布时间:2022-10-11 17:10 来源:东至县人大常委会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人大代表建议提上去,政府马上就修建了欧窑抗旱站,我这1000多亩的中、晚稻才没有受到影响。”9月25日上午,东至县东流镇龙王湖村种粮大户江兴安看着涌进稻田的一汪清流,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

                              

                                  种粮大户江兴安看着涌进稻田的一汪清流,笑容满面

欧窑抗旱站位于尧渡河龙王湖村段,可辐射七里湖片区4万亩基本农田的灌溉。但由于年久设备老化,面对今夏持续的高温干旱,已然不具备抗大旱、抗长旱的能力。

7月底,在“聚民意,惠民生·东至行动”中,东流镇人大代表胡荣庆向该镇人大主席团提出“关于提升抗旱能力,尽快修建东流欧窑抗旱站的建议”。按照“随提随办、马上就办”要求,该镇人大主席团第一时间将建议转交政府。

“政府迅速解决前期抗旱资金,购买3台水泵和3台37千瓦提水机组,更换电缆线,架设变压器等,自8月3日开始从尧渡河欧窑闸提水,确保了片区受旱农作物及时得到灌溉。”东流镇党委委员程起和介绍。

金秋时节,气温仍居高不下,尧渡镇河西社区老陈组居民陈万生忙完农活回家后打开空调,一边享受清凉一边笑着说“真要好好感谢郑代表,现在村民组都用上了安全便利的‘放心电’!”

陈万生提及的“郑代表”是尧渡镇人大代表郑新明。今年5月,郑新明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老陈组因电力稳压器安装年数甚久,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多数居民家中大功率家电无法运转,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于是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提出了《关于河西社区老陈居民组安装电力稳压器的建议》。

收到建议后,尧渡镇政府会同供电所深入走访调查,于7月为河西社区统一更换了新的电力稳压器。“针对郑代表的建议,我们来到现场勘察,形成报告,投入16万余元资金,架设10KV线路571米,分容一台变压器,目前电压合格,已满足老陈组71户全体居民的用电需求。”该县供电公司城郊营业部负责人祝卫东说。


图为尧渡镇供电所检查修理电力稳压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只是东至县1375名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这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就是东至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好成效。

今年4月份以来,东至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号召,制定《“聚民意,惠民生·东至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级人大代表每月至少向本级人大提出一条意见建议。建立意见建议提出精准交办—快速办理—跟踪督查闭环工作机制做到“办建议不走过场,提建议真能管用”

“走一小段路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家门口又多了个好去处。”近日,在东至县大渡口镇渡口社区,60多岁的何清大爷坐在干净、敞亮的阅读室里,惬意地翻阅着书籍。

 

 

图为环境优雅的渡口社区滨江书舍

何大爷提到的“好去处”,就是位于渡口社区的“15分钟阅读圈”项目——滨江书舍。书舍开馆第一天,“老书迷”何清一大早就赶来这里,成为书舍的第一批读者。

作为一个城市社区,没有阅读空间渡口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仰桂林一直以来的困扰。

了解到县人大正在开展,“聚民意,惠民生东至行动”后,作为县人大代表的仰桂林第一时间就向镇人大主席团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大渡口镇滨江书舍选址和推进工作的建议”。镇人大接到建议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判,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并现场要求4个月内建成运营,配置图书至少5000册,总投资预计60万元,确保9月底免费向周边群众开放。“15分钟阅读圈”现在已成为大渡口镇的文化新磁场,给周边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召开列席常委会会议代表座谈等形式,线上线下畅通代表意见建议征集机制。督查组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县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负责同志介绍。

截至9月底,该县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利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共提出意见建议7220件,研处交办件5637件,已办结2081余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