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池州市2019年“江淮普法行”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0-01-10 09:27 来源:专题专栏 作者:admin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按照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的相关工作部署,今年我市“江淮普法行”活动确定以“加强全民普法,树立法治信仰”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持续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我市开创现代化绿色池州、创新池州、幸福池州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高度重视,科学谋划部署。
“江淮普法行”作为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牵头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坚持将“江淮普法行”活动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全盘考虑。
“江淮普法行”活动启动前,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多次召开协调会,就组织领导、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时间安排、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制定了《池州市2019年“江淮普法行”活动总体方案》。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市法宣办、市委宣传部根据总体活动方案,分别制定了《“督查行”方案》、《“普及行”方案》和《“宣传行”方案》,为全市做好“普及行”、“宣传行”、“督查行”工作奠定了基础。
6月26日下午,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与市法宣办、宣传部联合组织在市委九楼会议室召开了我市2019年“江淮普法行”活动启动暨工作部署会议。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分管负责同志及监察和司法工委、宣传部、司法局分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瑞中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宣布2019年江淮普法行活动正式启动。张主任对扎实开展好“江淮普法行”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开展“江淮普法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好各项活动,努力提升活动实效。市司法局、市委宣传部、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负责同志分别对“普及行”“宣传行”“督查行”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向各地提出了抓好工作落实的具体要求。
二、夯实普及行活动,推动“十个一”活动深入开展。
活动正式启动后,市法宣办根据《“普及行”活动方案》,细化了工作内容,明确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了工作责任,拟定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普及行”活动方案。
一是大力开展各类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法治宣传氛围。6月28日,市法宣办牵头组织市直43家单位近130名机关普法志愿者,在主城区秋浦花园广场举办了以“加强全民普法,树立法治信仰”为主题的大型法律咨询、宣传活动,悬挂法治宣传横幅15条,摆放各类展板60余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9万份,接受群众咨询1300余人次。同时,还结合6·5环境日、食品安全宣传周、6·26禁毒日、9·9重阳节、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了专题宣传活动,大力营造法治宣传氛围。
二是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一次宪法专题集体学习。各县区、各机关单位分别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办公会前集体学习、机关党课等形式,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讲。市委党校、干部学院把学法内容纳入主体班次教学,市直工委将宪法学习列入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务干部培训内容,确保宪法学习常态化。3月18日,市委书记王宏为“市第十九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0余名学员上了一堂题为“坚持法治思维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专题法治课。4月26日,市委组织部、市法宣办等部门联合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培训班,邀请知名法律专家、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作《东西方法律文明的交融》专题讲座。结合“宪法进机关”主题日活动,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专题学习宪法,学习宪法知识,组织宪法宣誓活动。今年以来,县区以上党委政府及市直单位共组织法治讲座210场次,受教育11000余人次;举办国家工作人员法律培训460场次,受教育7500余人次。
三是组织开展全市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测试。市法宣办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及时下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全市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测试的通知》,从中选择部分试题形成《2019年池州市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测试卷》,按照统一部署、分级组织、相对集中的原则,组织全市各级正科级以上干部宪法法律测试工作,参与率、通过率均为100%。
四是组织各级普法讲师团开展宪法巡回宣讲活动。市法宣办积极协调市“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参与各县区、市直单位宪法法律知识巡回宣讲活动57场次,受教育人数2600余人次。8月27日,池州市司法局组织“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王明华律师到武警池州支队开展宪法专题讲座,采取互动的形式,解答广大官兵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反响热烈。市妇联平安家庭普法维权志愿宣讲团通过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主要围绕《宪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婚姻家庭矛盾、亲子教育等内容,共开展了32场订单式巡回宣讲。全市掀起了学习宪法热潮。
五是组织开展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积极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10月17日,东至县法宣办组织100余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公职人员旁听一起滥用职权、受贿案的庭审,该案系东至法院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审理的首例涉“保护伞”案件,从而实现了“惩处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11月15日,市纪委监委、市法宣办联合在市法院举办职务犯罪案旁听庭审活动,市直、驻池有关单位220余名国家工作人员旁听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管委会原主任盛某受贿一案审理并接受警示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开展旁听庭审活动72场次,参与人数5000余人。达到审理一个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目的。
六是利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普法阵地大力开展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法治实践活动。市法宣办与市图书馆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全力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和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1月27日,市法宣办联合市图书馆举办“迎新春·送祝福”法治灯谜活动,场面快乐喜悦,氛围温馨温暖;7月份,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了暑期法治电影放映周活动,放映法治电影5部,近1000人次观看。9月7日,市法宣办联合池州学院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专场法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活动共解答法律咨询4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900余份;12月1日,池州市法宣办联合市图书馆举办2019年“宪法巡回宣讲”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专场,池州学院130名青年学生参加此次活动;今年以来,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先后举办法治教育活动30余场,累计受众近5000人次,开创了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市直相关单位和各县区也结合工作实际,与高校普法志愿者联合开展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16场次。青少年普法宣传方面,强化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全市共聘任495名法治副校长,为在校学生上好法治课。
七是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市法宣办扎实组织开展2019年“宪法宣传周”七个主题日活动。12月3日至4日,市、县区同步联动,统一举办大型广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市法宣办组织市直45家单位150多名普法志愿者,在主城区秋浦花园广场集中开展2019年“宪法宣传周”大型广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各县区法宣办也分别组织县(区)直机关在城区中心位置举办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宪法》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全市共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5万余份,摆放宣传展板430余块,悬挂宣传标语、横幅210条,解答咨询3000余人次,通过集中宣传,有效扩大“12·4”国家宪法日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不断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宪法、宪法法律至上的良好氛围。市法宣办组织开展“宪法进企业”主题日活动走进池州绿地置业有限公司和兴济房地产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法治体检”,为职工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市各级开展“宪法进农村”主题日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围绕农村常见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余场次;全市349所中小学同步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全市各地各单位组织立法、司法、执法机关以及执业律师、中小学生共1万余人参加了集体宪法宣誓活动;九华山风景区开展“宪法进寺庙”活动,向游客、僧侣、村居民发放宪法、宗教工作基本知识等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好评;组织律师开展送宪法“进监狱”、“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延伸宣传触角。
八是广泛开展普法志愿者进乡村(社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广泛组织各单位、各部门普法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百余场次。围绕法治乡村建设,市法宣办印发《在全市农村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实施方案》,青阳县先行先试,编印“法律明白人”读本共3000余册,达到人手一册,首次选任“法律明白人”3000余人,“法治带头人”1500余人。贵池区举办2019年度司法行政业务暨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同时编印了《“七五”普法读本第四辑》5000余册,陆续发放到群众手中。市平安家庭普法维权志愿宣讲团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认真宣传宪法、反家暴法、婚姻法等内容,受益群众达到3000余人次。各村居法律顾问注重运用以案释法、案例教学等形式,以生动直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向基层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660余场次。
九是深入开展扶贫领域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池州市司法局将法治扶贫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出台系列扶贫政策,推进法治扶贫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指导贫困村依法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依法制定基层组织工作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和自治规范,累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9份,提供书面法律意见240份,贫困村(居)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推进“爱心超市”等贫困村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发放普法宣传资料4万余份。推进贫困村法治文化基地建设,新增东至县祝山村、黄泥村2个贫困村法治公园,在每个贫困村建设一个“农家法治书屋”。开展“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法治扶贫乡村行”“进村入户一对一”等活动,制定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温暖调解”品牌规范指引(试行),对贫困村追讨薪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伤害赔偿、赡养抚养等方面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摸排梳理。组织村居法律顾问解答法律咨询6167件。。
十是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组织参加第五届全省“法润江淮 共筑美丽安徽”法治故事、漫画、微视频征集活动,征集上报优秀法治故事30篇、漫画155幅、微视频23部。开展第三届“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征集上报16部“我与宪法”微视频,市法宣办通过“池州普法”微信、微博广泛开展网上宪法宣传作品展播,共展播30期。深入挖掘罗城民歌、农民画、戏曲、剪纸等地方文化形式中的法治元素,法治农民画《宪法法律知识竞赛》获第十五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平面作品优秀奖,民歌《当好人民普法员》被司法部展播。
三、扎实开展“宣传行”“督查行”活动,提升活动实效
2019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报道,池州日报刊发宪法日活动情况和公益广告;池州广播电台专题报道“宪法宣传周”广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和市第十一中学“宪法进校园”主题日活动;各地各单位在微信公众号上广泛推送“第十三届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和“宪法宣传周”有奖竞答活动,动员广大网民广泛积极参与,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宪法学习宣传氛围。活动开展期间,宣传部门部署各媒体单位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微信、微博新兴媒体,扎实开展了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宣传。
为了解各地“江淮普法行”活动开展情况,督促各地落实“普、宣、查”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增强活动实效,推动法治池州建设,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专门听取了市司法局普法宣传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要求各县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在自查的基础上报送工作情况总结,全面了解全市各县区活动进展情况。12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瑞中率监察和司法工委抽查了九华山风景区“江淮普法行”活动开展情况,重点了解普法进景区、进寺庙工作开展情况。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工委作为活动牵头单位在经费保障方面给予市法宣办大力支持,印制了活动普法宣传品。
四、问题及建议
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在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单位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常态化制度化还不健全,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仍有待提升;二是普法宣传手段还过于传统,街头普法宣传在个别地方还是活动的主要方式,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普法效果还不够理想;三是宣传成果还没有有效转化为群众的法治意识,基层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意识有待增强。
为此建议:一是普及行要注重抓好普法宣传长效机制建设,注重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持续推进、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规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促进干部职工普法执法,带动群众知法守法。二要宣传行要不断创新法治宣传的方式方法,用群众的语言讲好法治故事、到群众的身边讲好法治故事,运用新媒体手段为群众讲好法治故事。三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本地本单位的热点问题,将普法工作放在党委政府工作全局中谋划和推进,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有效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