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东至县各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主动作为,各尽所能,积极奋战在第一民生工程的“主战场”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干勇为担使命,扶贫助困践初心。胡孔舟是池州市四届人大代表、东至县大渡口镇新丰村党总支书记。在村工作十几年来,他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尤其是在如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用真心下苦功。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之初,他就带领村“两委”将全村划分为六个片,实行分片家访、挂图作战,宣讲扶贫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对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熟记于心、如数家珍。2018年,再次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的他,深刻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才能把“输血扶贫”转化为“造血扶贫”,真正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所以他立即着手引进规模化的露天蔬菜、优质水稻等特色种植。先后组织贫困户代表和党员代表到外地考察学习并挨家挨户动员群众主动发展产业。目前,新丰村,露天蔬菜和优质水稻已发展4000余亩,累计带动94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心系家乡发展,情牵乡亲脱贫。陈发苗是东至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大代表、安徽亿香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年来,通过成立农业开发公司,采取流转土地、微股分红和提供务工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长年用工量达3000 多个,劳务工资达4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就业就有20余人,直接为贫困户增收10万余元。“想不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真是感谢陈发苗对我的照顾。”陈继根老人激动的说。该村陈继根老人今年已有70多岁了,老伴撒手人寰,儿女不在身边,陈发苗了解这一情况后,特地为他安排了公司门卫岗位,月工资1000元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在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以外,陈发苗还经常结对帮扶困难大学生,拿出资金慰问一些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特困群体,真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陈发苗说“看到那些考上大学却因家庭困难而为学费发愁的学子们或者是家庭因疾病意外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觉得应该为他们做点实事,履行一点社会责任,这样才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份殊荣”。
“小”车间助力“大”扶贫。出生于尧渡镇黄泥村的高逢满,是东至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安徽尧舜智能袜业公司董事长。多年前,在外创业小有成就的他,为了带领乡亲致富,决定返乡创业,回报桑梓。成功创建三家公司后,高逢满就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怎样做到精准扶贫?”经过调查研究,他决定创办扶贫车间,就近安排贫困群众就业。为使扶贫车间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高逢满主动与县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同时听取乡镇意见,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布局、选址、建设和运营。目前,高逢满已创办扶贫车间42家,涉及县内15个乡镇,解决70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数近百人,人均月收入超2000元以上,实现了当年就业、当年脱贫的目标。
做强茶业谋发展,精准扶贫有硬招。郑琳是东至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安徽天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多年来,在郑琳的带领下,天鹅公司以“发展壮大茶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为担当,不断增强扶贫举措,成为东至县木塔乡脱贫攻坚示范企业。郑琳说:“我们公司历来重视贫困户增收,公司合作社现有3000多亩茶业基地,涵盖四个行政村的茶农370多户,其中贫困户52户。通过对贫困户‘吸纳入社’、‘科技指导’、‘业务培训’、 ‘包收保价’等帮扶措施,保障他们增收。为了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不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去年公司上马了‘生态良种茶园建设预培育示范及应用’扶贫项目,该项目工期2年,项目计划覆盖贫困户70户以上,通过改良品种、技术服务、示范带动,确保为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带动全乡茶叶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督战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东至县各级人大代表将继续把履职的时代答卷书写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倾心、倾情、倾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人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